陈春花:组织柔性可战胜萧条

11月28日,由智联招聘发起的“内生力量 重塑新生”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中国人力资本管理论坛在无锡举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及数学系教授埃里克·马斯金,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纽约商品交易所理事会主席威廉·普尔普拉,国际雇佣与劳动关系协会执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曾湘泉,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中国保利集团原董事长陈洪生,英仕曼集团中国区前主席李亦非等出席了活动。

1.jpg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表了题为《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柔性》的主题演讲,她表示:疫情使得组织柔性重要性凸显。组织柔性本质是决策反应能力、实现反应能力、协调度共同体现的综合能力。构建组织柔性化能力,应从树立柔性化管理理念出发,构建柔性组织结构,形成“自组织”,打破边界,还应激励创新、包容失败。

因为疫情的缘故,大家意识到环境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常态,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在特殊时期获得新机会和新发展企业的共同特征就是组织柔性化能力非常强。

陈春花指出,组织柔性是指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下的潜在能力。组织在面临不确定性时的决策反应能力、实现反应能力和组织内部协调度——这三种能力就是组织柔性的本质。

在不确定环境下,决策难度增大。同时应对危机有时间压力,需要有能力快速做出反应,作出高质量决策。作出决策后,需要有快速执行的能力,并在推进中能够协同,在组织上线形成和谐一致。

陈春花分析了组织柔性和环境不确定性之间有四种状态:环境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组织柔性化能力比较低,叫被动乏力状态;环境确定性比较高,组织柔性化能力也比较高叫创新转化;环境不确定性比较低,组织柔性化比较低的时候是稳定脆弱;环境不确定性比较低而组织柔性化比较高的时候是自主调试。

其中,企业处于被动乏力和创新转化阶段,不确定性比较高的时候,组织柔性化能力会起决定性作用。

陈春花也为企业打造组织柔性提供了建议,包括树立企业柔性化管理的理念、组织结构要变的柔性、要有形成自组织的特征、打破组织内外边界,形成跨部门、跨组织的协同方式,以及形成新的文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