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资讯!王琦 结缘稀土深耕一生

头发花白的王琦在指导学生。

王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38年生,辽宁人。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同年分配到包头冶金研究所工作,任科研专题组长。1988年,湖南益阳市金花湖乡与包头稀土研究院联合建设益阳稀土厂,她勇担使命,先后任湖南益阳稀土厂总工程师、四川农用稀土化肥厂(广元)总工程师、益阳鸿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总工、高级技术顾问等,2006年至今担任湖南益阳鸿源稀土公司(益阳稀土厂)技术顾问,两年为企业申报5项国家专利。

□记者 樊佳疑 通讯员 许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80多岁的稀土专家王琦投身稀土研究事业已近60载。60年来,王琦从未停止过对稀土的探索。而对于科学的探索,让她仍如少年般,永葆一颗赤诚和敬畏之心。

如今的她已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等多项荣誉。她的学术成果已经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由稀土资源大国到稀土工业大国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守初心 深耕稀土研究

1962年,大学毕业后的王琦怀着支援边疆建设的愿望来到包头。那时,白云鄂博矿的稀土开发刚刚开始,不怕苦、不服输的王琦与老专家们并肩作战,在稀土研究领域潜心研究。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1981年,王琦发表的论文《氯代环烷酸萃取分离稀土的研究》被国家冶金部选中,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十五次国际稀土研究会”。1981年到1982年,她参加“P507盐酸体系轻中稀土全萃取连续分离工艺”的研究工作,连续分离出包头矿轻中稀土全部七种单一稀土产品,该项成果获得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王琦凭借一项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她多次带着文章漂洋过海,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988年,湖南益阳市金花湖乡与包头稀土研究院联合建设益阳稀土厂(益阳鸿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前身),稀土院以技术入股,王琦背起行囊来到湖南益阳稀土厂,代表包头稀土研究院完成技术转让工作。从工厂选址、工程设计、工厂建设到试车投产,负责全面技术工作。

王琦来到湖南后,不仅要适应当地的环境,还要熟悉设备需求、生产环节的不同。整天忙碌在工厂里的她,觉得生活充实且惬意。“工作就是我的爱好,我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其中,仍觉得时间不够用。”王琦说。

直到1992年企业建成投产,王琦与团队坚守了五年多时间。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公司稀土成品纯度达到行业内较高水平,很快打开市场,王琦被益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援益科技专家”。

干字当头,敢为人先。1986年,王琦在桃江稀土厂冒着风险在“一分二”萃取理论设计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分三”萃取理论设计公式。当时,在放射性很高的车间里,别人只能工作4个小时,她却连续盯10多个小时。回到宿舍,王琦还要坚持看书,查找资料。“要抢得机遇,还得有理论知识,需要不断地积累。”王琦说。

经过努力,王琦的实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这项成果在稀土行业普遍运用,并获得1986年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因热爱而执着。1994年王琦退休后,她选择继续留在益阳,并担任鸿源稀土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继续搞新技术研究,先后开发出十几种新产品,其中无油碳酸铈、氢氧化铈、白色氧化铈等铈类化合物享誉国内外。

“每一次‘啃’硬骨头,过难关,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每次‘啃’完骨头,都非常高兴。”王琦说。

在全身心投入实验室搞科研的同时,王琦也在积极培养新人。近年来,她不断吸纳员工加入她的科研团队中。她觉得和他们在一起,不管是科研还是生活,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他们,而且也从中得到快乐。这样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过程,对王琦来说正是一种莫大享受。

“谁不说俺家乡好,我的家在包头,我的亲人都在包头,我也想一直留在包头工作。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当年亲自参与益阳稀土厂的建设,我就不会与工厂有这么深的感情,我也不会下决心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王琦说。

对于未来,王琦当然也有着自己的期许。她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在稀土领域再开发几个新品种,培养几个得力的技术人员,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无论是技术改造,还是开发新产品,王琦都始终如一,尽最大的努力,潜心研究。“我喜欢稀土研究,喜欢一个个科研难题的破解,喜欢一种种新产品的不断诞生。”王琦说,与稀土结缘,她找到了一生挚爱的研究方向,也找到了科研报国的创新之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