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首次!“悬臂掘进+反井钻”两项新技术在响水滩山体隧道穿越成功应用-焦点信息


(资料图)

8月22日17时58分,西南油气田公司上产500亿重点工程——金堂-平桥输气管道控制性工程,全长223.4米的响水滩山体隧道反井钻斜井顺利贯通。这是在全长96.4米的响水滩山体隧道平巷段悬臂掘进贯通后的又一重大喜讯。至此,响水滩山体隧道穿越全线贯通。

此次穿越,西南油气田公司首次将“悬臂掘进+反井钻”两项新技术成功应用于长输管道建设,标志着中石油长输管道地下穿越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今后在复杂地形以及生态敏感区实施绿色、高效施工提供了全新范本。

响水滩山地隧道穿越工程,位于成都市龙泉山森林公园核心区,由平巷隧道穿越与斜井穿越两部分组成,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其中,平巷隧道长度96.4米,围岩等级为Ⅴ级,以砂岩、泥岩为主,纵向坡度3度,洞身断面采用直墙圆弧形,净断面尺寸为2.7米×2.7米;斜井穿越实长为 223.4米,设计纵向坡度为38度,垂直高差138米,洞身断面采用圆形。西南油气田公司在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论证后,引入“悬臂掘进+反井钻”两项新技术用于响水滩山体隧道穿越施工。

相比于传统隧道钻爆法,悬臂掘进具有安全性高、开挖质量好、围岩扰动小、环境友好、整体工期短等优点。钻爆法需办理炸药作业手续,办理过程繁琐,要件多,办理周期不低于3个月,采用悬臂掘进可简化进场手续办理,悬臂掘进机仅用时36天便实现96.4米平巷段贯通,相比之下悬臂掘进法在工期方面优势显著。

相较传统山体施工所采用的钻爆、开挖直埋方式,反井钻穿越技术具有安全性强、施工质量好、工效高、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其工序为先从山顶往平巷隧道马头门处钻220毫米导向孔,其次用钻头扩孔到280毫米,最后用扩孔器一次性反向扩孔1400毫米,这种大级差的扩孔施工在公司尚属首次。由于反井钻穿越施工过程中对孔精度要求极高,经过参建单位多次优化论证,采用定向钻精准定向+反井钻扩孔的技术,在定向工序中加密布设强磁源进行测点纠偏,实现导向孔轨迹毫米级动态调控,实现平巷和斜井一次性对孔成功,用时58天便完成斜井导向孔及1400毫米扩孔贯通。

“悬臂掘进+反井钻”两项新技术的成功运用,解决了公司乃至中石油在复杂地形以及生态敏感区陡崖施工的难题,促进了长输管道建设技术的重大进步,创新性地为高坡度、小断面长输管道穿越工程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其应用将有效提高中石油长输管道建设水平,助力公司实现上产500亿目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