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头条丨石晓兰 心系包头发展的肿瘤专家

石晓兰,包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研究领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先后荣获2015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2016年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年会论文征文三等奖、2016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材奖。

她是肿瘤科的主任医师,是医患关系课程培训讲师,也是大学必修课《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的作者,还是医院健康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这些年,石晓兰在多重身份之间的转换游刃有余,皆可胜任。

1996年9月,石晓兰研究生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几十年来,她一直在做中医防治肿瘤的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医生需要经常读书补充知识储备,医生生涯是一个需要不断充电的漫长过程。”石晓兰说。


【资料图】

石晓兰以人为本,在临床上打造了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她整合医院内外资源,建立中医肿瘤实验室,为患者开启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她提出医院教学数字化,为院校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石晓兰看来,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与早期筛查机制和治疗水平有关。“我建议50岁以上的市民要做身体检查,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了解。以前人们谈癌色变,现在医疗技术一直在进步,治愈率大大提升,但依旧要重视。”石晓兰说。

2018年,全国(上海市)名中医普陀传承工作室在普陀区中心医院成立,石晓兰在老医师的带领下,学习老中医的经验、技术,让中医在现代医学中更好地发展下去。

2021年,在石晓兰的倡导下,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专门成立了肿瘤中心办公室,她担任办公室主任,目的是整合医院所有的肿瘤治疗资源,对肿瘤患者进行筛查、治疗、康复以及随访等全周期的治疗管理,并对患者进行平台化大数据管理。

如今,医院的管理模式都要求医与教齐头并进,临床医生在工作考核以及职级晋升上,除了有医疗方面的要求之外,教学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有大学授课、硕士生导师辅导等。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原本就繁忙的医生的工作任务,但是石晓兰没有懈怠,尽心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

石晓兰所在医院牵头与另外五家附属医院共同开发了《医患沟通技能训练》课程,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课程开发前期,石晓兰做了包括教研团队的建立、教材的出版、慕课的建设等准备工作,现该课程已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必修课程,获得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校用教材奖。

此外,石晓兰还成立了医院的医学人文教研室,编写了《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石晓兰认为除了医术之外,作为医生还需要掌握大量的附属能力,例如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等,而医学人文这一概念能包括所有的内容。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医学人文也将是考核一位优秀医生的重要指标。

在石晓兰教学实践中,她常采用情景剧模拟汇演方式教学和讨论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当病人的全流程,从中发现问题,形成学习论文。同时,在实践课中,她还让学生制作医患沟通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在社会接待科分析研究案例……石晓兰还举办会议讲座,着力树立中医的社会形象。

如今的石晓兰虽身兼数职,但仍能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各个身份之间,是因为她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团队成员被石晓兰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所感染,大家既能各司其职,又能相互配合。

石晓兰一直认为自己唯一不变的身份就是医生,所以,她坚持出专家门诊,把中医中药治疗肿瘤这一理念贯彻到医疗实践中,为患者更好地服务。

虽在外打拼多年,但石晓兰对家乡依然惦念深厚,每当有包头人来健康咨询问题,她都感到格外的亲切。她时刻惦念包头的发展,“我认为包头是特别适合居住的城市,我有一技之长,可以服务家乡人民,帮助家乡培养更多医学人才,治疗疑难杂症,以回馈家乡。”石晓兰说。

(记者:樊佳疑;通讯员:荣萍;许庆;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